(相关资料图)

近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和中南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3)》发布会暨“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实施体系”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法治实施报告》主编、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江必新总结了新时代十年中国法治实施的总体经验。他强调,不仅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在于实施,法治的价值与生命也在于实施。不仅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基本政治原则,而且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政治立场;不仅要构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而且要构建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不仅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和宪法法律优先的原则,而且要坚持公平正义这一核心价值;不仅要坚持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而且要确保全民守法;不仅要坚持严格执法,而且要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仅要把法律印在纸上,贴在墙上,而且要通过法治文化的建设把法律嵌合在亿万人民的心里;不仅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进发展、化解矛盾、迎接挑战、抵御风险、推动改革,而且要善用宽严相济、刚柔并举、专群协同、惩教齐抓、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等的法治实施政策;不仅要坚持法治实施的成功做法和社会治理的有益经验,而且要坚持改革创新、文明互鉴来实现法治实施的现代化;不仅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基础性、轨道性的作用,而且要重视其他治理方式的配合;不仅要建设一个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法治实施工作队伍,而且要抓住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不仅要不断探索法治实施的规律,而且要不断提升法律的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中国法治实施报告》副主编、中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红霞发布了《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3)》成果要点。她指出,上一年度中国法治实施呈现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法治实施的组织性、规划性、系统性显着提升,法律实施的稳定性、有效性、针对性进一步增强;二是法治与德治深度融合、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深度融合,中国特色法治实施体系全面形成。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顾问胡建淼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伴随着中国式的法治化,中国式的法治化必然伴随着中国式的行政法治化。在行政法治化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特别是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和行政行为的数字化。

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朱慈蕴认为,我国迫切需要在民法典与商事单行法之间架构一部“商事通则”,明确商法独特的基本原则、统一商事单行法中的概念名词、对普遍的重要的商事行为进行规定,以弥补商法空白与漏洞。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顾问王晓晔表示,建设统一大市场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是建设统一大市场和推动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关键性堵点,反垄断法在这方面应发挥更大和更重要的作用。要切实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亦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法案室副主任蔡巧萍指出,以高质量财税立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不懈推动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深入推动建立健全现代财税法律制度,推动健全绿色发展税制、数字经济税制。

中国行为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春晖强调,要厘清数据、数据产权、数据要素的基本概念,这是进一步分析和讨论问题的基础。他认为,数据要素基础制度的底层逻辑,就是要协调和处理与数据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化生产关系。

据介绍,“中国法治实施报告”项目由江必新于2013年倡议发起并主编,中国行为法学会和中南大学联合主办。项目旨在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法治建设新阶段的中心任务,聚焦法治实施,记录中国法治发展历程,为法治中国实践提供系统的“年度体检”,为加快法治中国建设出谋划策。迄今为止,项目已持续运转逾十年,连续出版了10卷年度报告。

关键词: